“现代公物仓”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4-02-20 来源:现代公物仓

21日,成都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市长王凤朝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首过去一年时指出:“严格控制和压减政府一般性支出,现代公物仓优化提升,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提高至69%。”

 

报告准确表述定义“现代公物仓”:采用“物资+技术+服务”模式,对行政事业单位闲置和待处置资产,以及临时机构、重大会议、大型活动、批量集中采购储备资产等进行集中管理、调剂共享、出借出租、统一处置的运作平台。”

 

 公物仓建设作为国家提出的资产管理创新举措,对于控制与降低政府运行保障成本起到积极作用。20214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强调,通过建立“公物仓”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物资集中共享。20229月,由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统筹指导、北京大学政府运行保障研究院组织编写的机关事务领域首部蓝皮书《政府运行保障改革发展报告(2021)》出版发行,向全国推广介绍成都“现代公物仓”建设的首创经验。

     

 近年来,成都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全面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着眼服务保障方式转型,持续创新深化“现代公物仓”建设,充分发挥调剂配置作用,节约财政资金,提高行政效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升机关运行保障能力。

 

 成都“现代公物仓”建设经历三个发展阶段:2009年,成都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设立全省首个“实体公物仓”,实现对闲置办公物资的集中管理、统一调配;2017年,率先在国内建成“互联网+虚拟公物仓信息化管理系统”,将信息化深度嵌入政府运行保障之中,引领公物仓建设“虚实结合”的发展潮流;2021年,在全面总结前期实践经验基础上,采用“物资+技术+服务”模式,全国首创打造3.0版“现代公物仓”,搭建“线上展示+线下体验”相融合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成都“现代公物仓”坚持“建管并举、虚实并重、双网并行”,不断健全盘活机制,优化资产配置,提高使用效益,全面提升国有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质效,高效保障大运会、世乒赛等大型活动和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办公、应急保障不同需求。近三年来,成都“现代公物仓”调剂划转资产7400余件,社会化保障资产、物资3.6万余件,节支率达70%,有效减少物资采购、回收、运输、保管、维护等运行成本。其实践应用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受到中国社科院、新华社等机构高度关注,在人民网、新华网、四川日报等50余家媒体专题报道。2023年底,成都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荣获全国 “公物仓创新试点单位”称号。

 

在未来,成都“现代公物仓”将进一步完善功能、优化配置、提升品质,以标准化、信息化“两化”建设为抓手,持续增强政务服务与公共服务能力,提供更加优质的物资、技术与服务。

 

热门推荐 好物优选 新品速递 平台客服 expand_less顶部
headset_mic在线客服

周一至周五 9:00到17:30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东大街下东大街段199号睿东中心D座

邮编:610042

电话:028-86755869(前台客服)028-85552377(网站运营)

Copyright©成都市市级机关国有资产管理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运营:成都华鼎智胜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19036749号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3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