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崇州市隆兴镇顺江村一片高标准农田内,沉甸甸的稻穗已弯下了腰,数台收割机在农业职业经理人的指挥下来回穿梭,所到之处,田野里翻起金色的稻浪。
这是刚刚挂牌的“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8月下旬,便迎来了早稻丰收的壮阔景象。“我们已经被确定为‘天府粮仓’成都片区核心示范区,我们有责任也有信心继续深化‘农业共营制’,稳定提升全市粮油产能质效,进一步彰显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核心功能。”崇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忠表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崇州市大力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及成果运用,创新形成了以“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综合服务体系”的“农业共营制”,有效破解“谁来经营、谁来种地、谁来服务”三个难题,2017年“农业共营制”被写入四川省一号文件,其中精髓“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和“农业职业经理人培养”分别被写入2015年和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获得顶层设计的支持。此番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崇州市将进一步深化提升“农业共营制”,推进粮食生产“谁来经营”向多元主体经营转变、“谁来种地”向主体职业化种粮转变、“谁来服务”向全产业链智能数字服务转变,力争到2025年,全市粮油生产土地股份化达90%、田块标准化达85%、主体职业化达100%、品种优质化达98%、生产规模化达95%、种植规范化达95%、产品品牌化达95%、园区景观化达100%、数据信息化达95%。
围绕“谁来经营”,崇州市将坚持以土地股份合作经营为核心,大力培育做强专业从事粮油“研产购储加销”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做优粮油种植为主的家庭农场,探索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多元主体经营机制。到2025年,10万亩粮油产业园区分别培育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以上、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35家以上、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40家以上,16个万亩粮经旅融合发展园培育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30家以上。在此基础上创新集体经济参与机制,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允许集体经济组织以承包土地集体所有权参股方式,入股土地股份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经营,获得土地集体所有权收益。允许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向农村承包土地流转受让方收取适量管理费用并签订管理服务协议并将收益用于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等。
围绕“谁来种地”,崇州市将创新职业农民培育机制,依托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等院校,打造服务全川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平台,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职业化;促进高端才智向乡村领域流入、下沉服务方式创新,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构建“农业科技人才+农业职业经理人+新型职业农民+土专家”专业化生产经营管理团队,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合作机制;同时健全新型职业农民政策扶持、平台服务、跟踪服务等激励机制,完善农业职业经理人享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补贴、信用贷款贴息扶持等办法,健全职业农民产业、科技、金融等“全生命周期”扶持政策体系,实现新型职业农民“有奔头”。
围绕“谁来服务”,崇州市将立足“服务全川的农业科技共享平台”定位,建设中国农业大学“政产学研用”校地合作基地、中国农科院专家服务基地、四川农业大学现代农业研发基地、长江上游优质粮油中试熟化基地和省农业生物工程(水稻)研究中心、中化农村社会化服务西南中心、天府粮仓科创中心“四基地三中心”,推动粮油全产业链科技成果转化;以10万亩粮油产业园区、粮经旅融合发展园区为区域,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体,按服务5万亩规模规划布局建设水稻智能化育秧中心、粮食烘干仓储中心,提升“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开展建立粮食规模化生产全产业链服务体系试验、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全面推广耕、种、管、收和烘干仓储等全程机械化技术,推进优质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同时,创新粮油全产业链数字服务体系建设,建设10万亩数字粮油高产稳产高效标准化综合示范基地,提升“互联网+农业技防”,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农业物联网测控体系。提升“互联网+冷链物流”,搭建“电商服务中心+冷链集配中心+经营主体”农产品电商物流服务平台,打造粮油数字化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