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入选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

时间:2022-08-05 来源:锦观新闻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联合印发通知,确定北京市等60个城市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四川省成都市、德阳市、内江市共3个城市入选。

建立健全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对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提升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公开信息显示,北京市、成都市等60个入选此份名单的城市,均经过各地自愿申报、省级部门推荐、省政府审核、国家复核等层层筛选。入选城市将全面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并在全国形成示范带动引领效应。

入选的背后,成都做了哪些努力?82日,记者走访了相关部门。

 

武侯区簇锦街道永兴社区的垃圾分类(碳中和)小屋 本报资料图片

建立健全政策保障体系

记者了解到,成都建立健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等应急工作机制,建立应急组织体系,成立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完善值班与应急处置机制,实现应急工作规范化运作、制度化管理。

确立了组织架构,明晰了岗位职责,成都再施以完备政策保障,一个完善的、不留死角的政策保障体系得以建立。为促进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成都市出台了垃圾分类、废旧物资资源化利用的相关系列意见、规划、办法、指南、标准等多个政策文件。

积极推行生活垃圾分类

让垃圾变废为宝,实现垃圾的资源化,成都市积极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是垃圾分类先行重点城市,在全国率先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荣获首批全球绿色低碳领域先锋城市蓝天奖。

截至目前,成都已在792个社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创建,在全市公共机构及1.7万余个小区铺设四分类设施30余万个,并配备标志统一的四分类收集运输车2800余辆。到2021年底,全市累计建成投用生活垃圾焚烧处置设施9个、无害化卫生填埋设施6座,焚烧处置能力达1.58万吨/日,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建成厨余垃圾集中处理设施4个、就地处理设施50余个、社会项目23个,厨余垃圾综合处置能力达2600/日,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能力不断提高、分类处理系统基本建成。

无废细胞在成都上线

行动持续升级。在成都全域推进的垃圾分类行动,为成都探索建设无废城市奠定了政策和工作基础。作为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无废城市近年来被媒体及研究机构频频提及。因其没有统一的定义,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无废城市的建设往往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成都,围绕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核心,诸多有益尝试落地变现。

据悉,以无废定义的无废细胞标准已在成都上线,无废酒店”“无废商圈”“无废景区(公园)”“无废乡村、绿色社区、绿色校园等陆续创建、验收与评估,成都无废城市建设实现自下而上有序推进。

截至2021年底,成都市已建有2490个社区回收站(点)、26个再生资源市场(分拣中心)和1个国家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初步形成了以回收市场为平台、回收网点为支撑、现代运输为纽带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市实现回收废旧纸品、废旧钢铁、废旧塑料、废旧贵金属、废旧纺织品和废旧玻璃分别达205万吨、198万吨、54万吨、28万吨、9.5万吨和7.5万吨。

热门推荐 好物优选 新品速递 平台客服 expand_less顶部
headset_mic在线客服

周一至周五 9:00到17:30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东大街下东大街段199号睿东中心D座

邮编:610042

电话:028-86755869(前台客服)028-85552377(网站运营)

Copyright©成都市市级机关国有资产管理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运营:成都华鼎智胜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19036749号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375号